自從看了教育行業以后,最經常被朋友問到的問題是:哪家英語培訓機構好?嗯......當然,考慮到在這之前,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大盤能漲到多少;兩相比較,可能還是英語培訓機構更好回答一些....
Anyway,總之今天就來嘗試著回答這個比較難的問題。此處先要備注一下,不做具體機構推薦,不做具體機構推薦,不做具體機構推薦。因為每個娃都是具有獨立個性的個體,其生活背景、學習目標、語言環境都有非常大的不同,這就往往會導致某家機構可能是我之蜜糖,彼之砒霜。而且我個人的經歷也可能會對機構評價產生偏差。
所以這里只談選擇原則。
Part 1
有人說,教育支出的一部分其實是家長為自己的焦慮上稅。這話尖銳但是卻也不乏現實的實例。其背后是因為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從個人了解到養育目標都缺乏充分的認知,所以只能聽憑別人的意見,參考別人家的孩子,然后雙手奉上金錢并花費時間,乃至頂著母子關系崩塌的風險,讓孩子去學。
當然,這并不是說不報班,散養才是正確的選擇,而是希望大家能夠本著性價比最優的原則做理性分析,把錢和時間花在刀刃上,少交焦慮稅,不交智商稅。
言歸正傳,基于上述原則,當我們討論英語培訓機構的時候,家長應該先對以下三個問題做充分的評估。
1.孩子目前的英語水平在同齡人中處于什么水平?
如果孩子啟蒙早,水平很好,那么在同齡班中可能就會吃不飽,但是升一個級別,認知能力上可能又會出現問題。這時候選擇一對一的機構或者自己找同水平的小朋友攢課會是更好的方法,畢竟大部分班課機構的分班機制都是胡亂分比較差的,上課時也很難顧及單一小朋友的需求和能力。
2.孩子上英語培訓班的訴求是什么,想達到什么效果?
這個問題建議要具體細化,有階段目標,有終極目標。比如一年完成xx教材GK級別的學習,大班達到RAZ XX級的水平等等,再基于這個要求反推教學進度。事實上,在我接觸過的家長中,大部分對于上述問題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可表述的總結。很多家長的訴求都比較模糊:例如學前階段:能輸出整句,能和外教對話;小學階段:能拼讀、校內考試成績優秀。這樣模糊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教學機構的營銷策略,比如“一節課就能輸出整句”,“X節課學會自拼”這樣的宣傳廣告。而實際的效果往往又會低于家長的預期--因為家長的預期本來就是不明確且不匹配機構教學計劃的--然而銷售只要推銷出去課包,誰又會介意這些事情呢?
3.家長愿意為英語學習付出多大的時間和金錢?
考慮到現在線上一對一120-130元/25分鐘,線下小班課250/1小時的價錢,金錢問題我們還是要慎重掂量一下的,畢竟一個課包1.5w起,也屬于重決策的產品不是?主要需要考慮的問題包括:是不是必須外教?時間怎么安排?線下課怎么接送?家長在家能付出多少時間陪練、復習、寫作業?和其他興趣愛好的時間分配?
如果上兩三點都明確了,我們接下來進入到學習方式的選擇環節。
Part 2
首先先來看一個圖:
按照自主/互動,線上/線下兩對關系,我們可以把英語學習方式劃分到四個象限里。從左到右家長需要付出的時間是逐漸遞減的。而需要付出的金錢,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則是逐漸增加。
從我個人的角度,推薦的大原則有這么幾點:
1.爸媽有時間且有一定聽說能力的:爸媽自己上+線上一對一補缺
2.爸媽有時間但英語能力不夠的:點讀筆/app等產品+線上小班課
3.爸媽沒時間但有一定聽說能力的:線上一對一+爸媽日常溝通
4.爸媽沒時間且英語能力不夠的:線下班課+app/點讀筆等產品
從效果來說,基本上從1-4逐級遞減——畢竟父母是最了解孩子,最能夠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的人,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第一變量。換言之,對于還未形成自學能力的小齡娃來說,把娃扔給機構不是英語學習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家長必須付出相應的努力。當然,我們談的是普適情況,牛娃除外,愿意花大價錢(比如請個住家外教)除外。
另外,對于啟蒙階段的娃來說,聽力輸入的重要性永遠擺在第一位。而僅僅依靠培訓機構的輸入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無論家長時間多寡,能力高低,提供一個持續的,螺旋式提升的語言環境都是必要的。(其實這并不難:每天聽原版音頻,音頻找娃喜歡的,比現有能力水平略高一點的即可。)
Part 3
選好了學習方式,接下來就談談機構選擇。
選擇原則1:好老師。雖然教育行業受到技術的沖擊在不斷進步,但是目前大體的學習方式還是和古代變化不大:老師教,孩子學。所以一個好老師比選什么機構重要百倍。換句話說,如果真的找到了一個好老師,管他在哪個機構,就抱緊大腿跟著走吧。
選擇原則2:好教材。頂著鍋蓋說,國內的大部分新興英語機構在產品教材層面都是缺失的。一方面,有些知名機構是從一對一做起來的,而一對一天然是定制補缺型教學方式,教材研發的重要性客觀上就被降了一檔。另一方面國內自研的教材要么非常老舊,要么比較新,貼近小朋友的需求的真是鳳毛麟角;而如果選擇原版教材,比如Wonders,朗文,Reach等,教材體系又非常龐大,對教師要求極高,不是找個英語母語,有tesol資格的老師就能教好。另外教材選擇也要和學習訴求相結合,面向應試和面向第二母語的培訓方法還是有很大偏差的。
其他的變量比如是不是歐美外教?是一對一還是一對多這些,我覺得都不是最重要的,可以根據上文的學習方式劃分以及家庭資金實力進行選擇。
我把線上線下的機構,按照老師、班級和教材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
線上機構:
現了么?小班課幾乎都是自研,就是因為小班課要有集體互動的行為,所以需要獨立開發內容和課件,很難完全照搬原版課本。
線下機構,都是班課,一對一在這里不做討論:
Part 4
還有一些小眾機構,其實也是很小而美的。正如開頭所說,本文目的不是推薦機構,而是談談選擇原則,所以這里就不展開講了。感興趣爸媽可以帶孩子到校區試聽體驗再決定是否選擇報名!
轉載自:公眾號《養娃試煉場》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僅用于分享,不進行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也可預約試聽體驗哦!)
"關注孩子學習成長,關注“童學交流圈”
每天分享科學的育兒理念,幼小初升學資訊,微信號(shyuloopx)"
少兒英語咨詢電話:021-51602254、400-058-1158
上海少兒英語學習網 @2017上海育路版權所有